大多数金属在结晶终了之后以及继续冷却的过程中,其晶体结构不再发生变化,但也有一些金属,如Fe、Co、Mn、Sn等,在结晶之后继续冷却时还会出现晶体结构变化,即从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。金属在固体状态下随着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,这种变化称为同素异构(晶)转变,由同素异构转变得到的不同晶格的晶体称为同素异构(晶)体。
纯铁的冷却曲线上有三种同素异构体,如图5-1所示。液态纯铁(L)在1538℃时开始结晶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δ-Fe;继续缓冷到1394℃时,δ-Fe开始转变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γ-Fe;再冷却到912℃时,又由γ-Fe转变为α-Fe;如果再继续冷却直至室温时,α-Fe的晶格类型不再发生变化,整个转变过程可以表示为
因为纯铁具有同素异构转变现象,所以在生产中可以对钢和铸铁进行相变热处理,达到改变钢铁的内部组织和提高性能的目的。
纯铁的冷却曲线及晶体转变
金属(纯铁)的同素异构转变是一个重结晶过程,与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相似,遵循结晶的基本规律:有一定的转变温度;转变时需要过冷;有结晶潜热的释放;而且转变过程也是由晶核的形成和长大来完成的。但这种转变过程是在固态下发生的,原子的扩散较液体困难,必须有较大的过冷度;由于转变时晶体的致密度改变引起晶体体积的变化,因而同素异构转变往往产生更大的内应力。
纯铁冷却曲线上,770℃为纯铁的磁性转变点(又称居里点)。在770℃以下纯铁具有铁磁性,在770℃以上则失去铁磁性。磁性转变时不发生晶格转变,因此也没有形核和晶核长大过程。
一般说来,纯铁并不很纯,总是含一些杂质。工业纯铁常含有w杂=0.1%~0.2%的杂质。其强度和硬度很低,在工程上很少使用,其力学性能指标大致为:屈服强度σ0.2=100~170MPa,抗拉强度σb=180~280MPa,伸长率δ=30%~50%,断面收缩率ψ=70%~80%,硬度为50~80HBW,冲击韧度αK=160~200J/cm2。